澎湖旅遊地圖

渾然天成的漁業天堂

澎湖的南環路線又稱澎南區。是從馬公市沿著204號縣道,到興仁里轉201號縣道往風櫃。南環路線上擁有先天豐富的漁業資源、自然美景及人文特色,沿著201縣道至鎖港碼頭東南方的灘頭是南環路線重要的磯釣場所,也可以看到漁民放置許多的定置網,每到下午時分,碼頭拍賣著最新鮮魚貨。另外除了釣客外,遊客們可到灘頭附近細細品味一番,地形景觀的豐富性,砂岩層、小火口、海蝕拱門、溶蝕盤、差異風化岩、海蝕溝、玄武岩孔洞等景觀,一定會不虛此行。

另外提到南環路線一定要介紹菜園的海上牧場。可以享受餵食海鱺跟花枝戲水的樂趣,還可以享用多到吃不完的鮮牡蠣還有蚵仔麵線!南環路線除了鮮美的海鮮外,接下來玩家們可到國家風景管理區、隘門沙灘林投公園青灣仙人掌公園走走、觀賞鎖港的鎮風塔、山水沙灘與水上活動衝浪。獨木舟及沙灘排球、井垵的曬魚場、嵵裡沙灘的沙丘玩樂、青灣浮潛樂、蛇頭山風景遊憩區眺望馬公、風櫃聽濤看夕陽等。如果算準了漲退潮時間可到奎壁山踏浪步道,退潮後出現了一條海底步道可走到一座小島,是個很特別的體驗。

澎南漁業
除了牽罟、抱墩與磯釣外,體驗潮間帶也是澎南重要的漁業活動。一系列的漁業活動說明了澎南區對於漁業的仰賴,近年來澎湖的觀光也積極推廣,讓遊客們也能體驗休閒漁業喔!

牽罟
澎湖地區特有的「牽罟」,是澎湖人傳統的捕魚方式。過程是這樣的,由漁民將小船開出海然後將重達數百斤的漁網(罟網)灑入大海來包圍魚群,等待一段時間後魚群入網了接著岸上會分成兩端,大家共同拉索,不分男女老少吆喝著,同心協力將漁網漸漸地拖上岸邊,過程就叫「牽」,因此才被稱為「牽罟」。在南環路線上嵵裡或林投沙灘就可以體驗牽罟呦!

夜釣、船釣
澎湖有許多遊艇公司,不論玩家們是想要海釣、夜釣或是小島巡航,遊艇業者提供包船服務。藉由專業的船長帶領穿梭在各海域小島之間,每到夏天約6月下旬至9月下旬左右,是小管的迴遊季節。小管有驅光性,所以在每一艘夜釣小管的漁船上皆會看到強烈的光線照射在海面上,藉此吸引小管靠近。來澎湖,夜釣小管也是一項重要的漁業體驗。來嘗試海釣的刺激,夜釣小管是很特別又好玩的夜間節目。通常在澎湖夜釣小管,船員或船長會先介紹釣具跟調法,沒試過的遊客也可以輕易上手。並且可以直接在船上料理新鮮的漁貨,不論你釣到小管還是章魚,除了生吃外船家都有辦法料理出鮮味十足的美食喔!

潮間帶
潮間帶具備著豐富生物多樣性,鎖港紫薇宮前的潮間帶是當的熟知抓螃蟹的好地方。尖山潮間帶是環南路線上秘境之一。在潮間帶除了觀賞及野抓或撿海菜外,另外有兩項潮間帶活動也是澎湖當的傳統而先進的捕魚法喔!

石滬
澎湖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一項產業文化, 至少已經有二百五十年歷史的石滬文化。澎湖地區有許多石滬,這是澎湖老一輩的智慧結晶,屬於澎湖傳統捕獲魚量的方法之一。石滬建立在潮間帶上堆積一粒粒的石頭,利用漲潮及退潮的落差來捕撈漁貨的陷阱法,想到石滬一定會想到七美的雙心石滬或是吉貝的石滬文化館,不過南環路線上的菓葉石滬是澎湖內保留最完整的一個石滬。

抱墩
澎湖的另一項傳統漁業活動,抱墩是利用廣闊的潮間帶從事漁業經濟活動。墩也可說是迷你石滬喔!接是屬於捕魚的陷阱。利用礁岩石,魚類迴游會棲息近岸礁石的特性,讓石塊在潮間帶上築成開口的石堆也可稱之石屋。這就稱之為墩。漲潮時,魚類游於墩內,退潮時漁民便前往潮間帶將石墩拆解開,接著以網圍捕魚,捕撈墩中的魚類,抱墩就這樣興起了。

海上平台
搭乘業者的膠筏,前往海上牧場箱網養殖區。牧場的業者會解說菜園箱網養殖海鱺魚等解說,親自餵食海鱺魚釣石斑魚,享受釣花枝的樂趣,也感受一下花枝可能因為釣出水面的關係緊張而噴出強而有力的水柱,不小心會被噴得滿身都是水。玩累了,搭船回岸邊休息,享用業者準備好的,現採鮮蚵所煮的蚵仔麵線或是牡蠣粥、碳烤牡蠣等活動。

鎖港定置網拍賣

嵵裡遊客中心

井垵曬魚場

海鱺養殖

烤鮮蚵

抱墩

[推到 Facebook]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噗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