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後天后宮(旗津天后宮)點閱數:11751 推薦數:0 |
友善列印 |
內容介紹清康熙時期,福建漁民徐阿華,外出捕魚遇颱風船隻輾轉漂到旗後,發現旗津為開墾、捕魚的好地方,回鄉攜眷及請同鄉一同來此開墾,並迎奉湄洲媽祖分靈來台,搭蓋草寮祭拜,名為「媽祖宮」。 十餘年後來旗津開墾人數日漸增多,各家劃地為王,徐阿華恐媽祖宮地為人侵占,協同當時一起來旗津之六姓同鄉,劃定界線,訂定開墾契約,希望居民共守。 乾隆年間居民共同出資將簡陋之草寮改建成石造廟宇,直到光緒時期,經過大規模改建正式定名「天后宮」。台灣光復後,由於旗津經過大戰摧殘,滿目瘡痍,但天后宮卻只有少許毀壞,大致安然無恙,因此當地仕紳共同出資將天后宮整修重建,並請當時名家陳玉峰彩繪木雕,即成今日模樣。其木雕精巧細膩,色彩亮麗,富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台灣政府正式認定旗后天后宮為國家三級古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