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旗后山扼守高雄港口(打狗港),早在清初康熙年間即設有營汛砲台鎮守,並設有大砲六尊。同治二年(西元一八六三年)打狗開港與外人通商,使得旗后砲台軍事地位更加顯得重要。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因牡丹社事件,欲加強台灣海防,遂有砲台之興建。旗后砲台由當時淮軍提督唐定奎與副將王福祿先後督造新砲台,並聘英國工程師設計。砲台分兩處,在旗后山上者「威震天南」,在鼓山者即為「雄鎮北門」(在西子灣側)。光緒十年(西元一八八四年)台灣巡撫劉銘傳為了加強防務,又聘德籍工程師鮑恩斯修建旗后砲台,並購買英製的阿姆斯壯前膛大砲四尊,安置在砲台南側,使其成為一座威力強大的西洋式砲台。光緒廿年(西元一八九四年)十月十五日,日本軍艦攻打打狗港,吉野號擊毀門楣,攻佔旗后等多處砲台。日治時期時,砲台之大砲被拆走熔毀,台灣光復後國軍於砲台及燈塔之間另築碉堡,砲台成為斷垣殘壁,直至民國七十八年(西元一九八九年)高雄市政府辦理重修,民國八十二年(西元一九九三年)完工,八十四年(西元一九九五年)元旦開放參觀而重現砲台風貌。砲台的開放時間為週二到週日、國定假日的上午九時至下午四時。每逢國定假日的次日、農曆除夕、年初一、中秋、端午不開放。 到了旗后砲台,除了欣賞歷史古蹟外,較為重要的是砲台所鋪的各式各樣的花磚,可以多多注意階梯以及牆壁,你會發現它們的排列方式幾乎都不相同喔!就連對稱的階梯也不盡相同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