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窯遺址點閱數:20709 推薦數:0 |
友善列印 |
內容介紹歸仁十三窯是台灣專門燒製磚瓦陶缽的集散地點,在過去清朝年間這個被舊稱紅瓦厝的老舍街道,曾經讓台灣的窯業有非常繁榮的時期,過去台灣所使用的建築材料大多為燒製磚瓦,而十三窯的研究和歷史上的意義、文化價值、在台灣窯業史上所扮演的角色更是一大發現,十三窯在台灣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而安平古堡是台灣最早的建築物,但是建材部分卻不知來源為何,所以就有一批人士極力的探尋這段台灣建築史上的空白部分。 後來十三窯遺址得到確認,把整個台灣的窯場歷史往前推溯,比起一般認為一七九六年的南投窯早了約一百七十年。而由歸仁出身的立委李俊毅,為了推動和證實十三窯過去在台灣建築史的重要地位,於是結合政府和民間的力量,極力的促成歸仁十三窯文化園區,不但可以保護僅存的文化遺址,還可以讓過去台灣窯業的面貌藉由十三窯更為清晰明瞭,也順勢帶動故鄉的觀光產業,但促成文化園區的同時,他們也曾考量到維護和保存的困難點,台灣文史保存產業的專業和人才實在不多,加上資源往往有所限制,於是這塊園區的風貌更仰賴台灣人的涵養和道德。 十三窯遺址位於台南縣歸仁鄉東側沙崙村的東北側,靠近歸仁鄉與關廟鄉之交接處,附近目前有大亞電線電覽公司;遺址發現於民國87年12月,據專家推測,所謂的「十三窯」指的是十三個窯爐,而不是十三個窯場,整個十三窯遺址面積廣達一平方公里,在當時的台灣這麼多的窯爐集中在一起,佔地如此廣大,絕無僅有,可能是全台最早也最大的一處燒窯專業區。 據推測十三窯遺址所在的位置歸仁鄉看東村,亦為明鄭時期陳永華之故居,陳永華曾教導先民如何造窯、燒窯、製磚瓦,十三窯可能是當時陳永華由大陸帶進燒窯技藝,所建立的窯場,若是如此的話,十三窯可能是台灣最早的陶瓷窯藝的發源地。 民國90年台南縣政府委託專家鄭文彰先生進行田野調查,後又於91年委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進行「台南縣歸仁鄉歸仁窯遺址學術調查與研究計畫」,專家根據田野調查成果推論,十三窯可上溯到清朝乾隆時期,在根據台灣各個古窯遺址的所遺留下來的燒製器物研究,台灣的窯藝應該是從台灣最早開發的台南地區開始,由南而北發展,台灣最早的窯場既非鶯歌也非南投,十三窯應該是台灣最早的「台灣第一窯」。 目前十三窯遺址所挖掘出來的文物都陳列於歸仁鄉仁壽宮的「文物室」,免費參觀,有興趣網友可前往參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