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輕便路的地理位置與汽車路及基山街平行,西邊與汽車路交會,往東前進到大竿林地區與基山街會合後,一直往東前進,在霞海城隍廟與汽車路再度交會。輕便路是九份「丰」字形道路中,橫向位居中間的重要道路之一。 九份開始出現第2次「大著金」熱潮時,過去傳統以豎崎路及保甲路為主的人力運輸方式已不敷使用,所以顏國年成立「瑞芳輕鐵株式會社」,鋪設「瑞芳輕鐵金瓜石線」,全長3.7英哩(約6公里),在昭和6年(1931年)11月完工通車。輕便鐵路只釘枕木與輕鐵軌,沒有舖設石子,而且只有單線,除了停車站外,中途未設會車道。這條由輕鐵軌所鋪設的鐵路,軌道上面是可載人也可載貨物的「輕便車」,由人力推動通行於鐵道上,就是目前「輕便路」的前身。所以「輕便路」以前的舊稱為「輕便車仔路」,意思就是「輕便車通行的道路」。 輕便路極盛時期,熱鬧程度不亞於基山街,但兩者仍有差異:輕便路主要是以「交通」而熱鬧興盛,基山街卻是以「商業」而熱鬧興盛。戲台口週邊,輕便鐵道通車後,車站就設於旁邊,集交通、商業、娛樂於一身,更加熱鬧。 臺灣光復後,九份地區的交通建設,由新開拓的汽車路逐漸取代輕便路成為主要對外聯絡道路,於是這條「瑞芳輕鐵金瓜石線」在民國43年〈1954年〉拆除,總計使用了23年。留下的空地,舖設柏油之後命名為「輕便路」。路寬可供車輛通行,部份路段可雙向會車,但不再是交通要道。這邊多數是住家與民宿,商家與觀光人潮沒有基山街多,但可以看到一些具有悠久歷史的建築。由於基山街一店難求,所以一些特色店面逐漸朝著輕便路發展。
|
||